瑜伽有句宣傳語:不是因為柔軟而練瑜伽,而是因為練瑜伽而變軟。身體變軟,是健康;心變軟,是一生的修為;生活變軟,是一個境界。
賀歲片《功夫瑜伽》中,大哥還是功夫了得,十八般武藝信手拈來,剛勁有力所向無敵;而印度的公主,肢體舒展,靜若處子動若脫兔,一招一式韌性十足。在冰湖探險橋段,還是瑜伽的吐納讓氣息更長久,關鍵時刻救了成龍一命。瑜伽,讓人無招勝有招,進退自如,可攻可守。雖然有點玄之又玄,但是理論上是有根據的。
我自己也練瑜伽。當年還很執著,風雨無阻。我也是個聽話的學生,按照老師的要求,壓腿、開肩,每個動作都很標準,不追求幅度,只做到自己的極限,持之以恒,每天進步一點點。天長日久下來,我竟然可以做橫叉、豎叉、下腰等動作,腰身勻稱、面色紅潤,且精力體力都很好。最近六年,中斷了,明顯感覺不可同日而語,連帶著,仿佛整個人都不柔軟了。
說來不難理解。
練瑜伽時,身體上,是全身全部骨骼關節的參與,集中心神投入。關節是靈活的,筋脈是疏通的,不易折、有彈性。拉伸則直,收緊則彎,一張一弛,隨心所欲;心理上,很多品質都展現得淋漓盡致:寒來暑往的意志、觥籌交錯的誘惑,欲速則不達、水滴石穿,自信的意念、正向的冥想都是極佳的心理幫扶。
瑜伽還講究氣息吐納。一呼一吸間,大肚能容;瑜伽之心,也會海闊天空,一顰一笑剎那風華,榮辱得失方寸之念。
做人,做事,亦是如此。
柔韌的身體柔韌的心腸,逆時拉直脊背睨看所有艱難險阻,順時放低身段,敬畏大地生靈。用瑜伽做人的,心態平和,必是大氣開闊;人總是處在各種關系之中,心理學上講,所有心理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關系問題。關系,想復雜了就是一張網,大道至簡時,便是阡陌縱橫。用瑜伽為人處世的,收放自如,游刃有余。
在心理學上,有個療法叫森田療法,精髓就是順其自然,為所當為,練瑜伽,就是如此。按照標準姿勢,每次做到自己的極致,而變化,就在潛移默化中實現。瑜伽讓人有能量,能堅持做瑜伽是一種品質,用瑜伽的態度生活,是一種能力。
|